最新动态
多年来,学界关于中国兵学发展演化的大势的研究有不少优秀成果,诸如谢国良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论》、刘庆之的《中国古代兵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三次高潮》等文章,以及赵国华的《中国兵学史》、黄朴民的《中国兵学通史》等著述。然而,深刻影响中国兵学发展演进大势的背后深层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还有待深入的探讨。姚振文教授从齐鲁兵学文化的内容和历史地位视角,分析了齐鲁兵学文化对于中国传统兵学的深刻影响,撰写论文《论齐鲁兵学在中国传统兵学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刊发于《海岱学刊》2025年总第31辑,字数1. 8万字。《海岱学刊》属于C S S C i集刊,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两辑。主要刊发齐鲁文化、儒家文化、海岱考古、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学术文章。
论文结合相关史料和历史事实,论证了齐鲁兵学在先秦时期的主体地位;结合秦汉至明清时期齐鲁地区的兵家人物及兵学著述,论证了齐鲁兵学对后世兵学发展的重大影响;结合《孙子兵法》的思想内容及重要价值,论证了齐兵学(功利理性)对整个传统兵学的主导作用;结合孔、孟、荀的战争观念及历代儒将的军事思想,论证了鲁兵学(仁战思想)对于中国兵学发展的主导作用。
论文首次系统论证了齐鲁兵学对中国兵学发展演化大势的主导作用,具有一定创新价值。从兵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齐兵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功利理性,鲁兵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价值理性,二者融而为一就形成了迥异于西方军事文化的中国特色的伦理战争观及“仁诈合一”、“义利统一”思想理论,这是中国兵学理论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兵学的灵魂,同时也是指引千百年来中国兵学不断发展完善的明亮灯塔。
该论文是基于姚振文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齐鲁兵学主导下的中国传统兵学演化进程》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