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近日,人文学院王凤翔教授在CSSCI来源集刊《唐史论丛》第四十辑上发表题为《李筌对孙子用间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论文。《唐史论丛》由中国唐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主办,在唐史及中国古代史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集刊。
兵圣孙子首次提出“用间”思想,并作为《孙子兵法》的终结篇,这是迄今所知最早、最系统论述间谍思想的专论,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兵家李筌所著《太白阴经》(又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四库全书》收录的二十种兵书之一,是中古时期的代表兵书,其中也将“用间”思想列为专章进行论述,题为《行人篇》,与《孙子兵法》《用间篇》遥相对应。这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又一罕见的间谍专论。其学术和理论价值值得重视和研究。
《太白阴经·行人篇》对孙子“用间”思想进行了丰富和条理,增补了史例,深化了阐释,使其思想更加逻辑性和系统性。《太白阴经》中《乡导篇》《术有阴谋篇》等篇章中也有多处论及“用间”思想。同时,作为《孙子兵法》代表性注家,李筌注《孙子兵法》为唐代最早,注字多,质量好,后世评价颇高,其对《孙子兵法·用间篇》亦有颇多新解。
李筌在继承孙子“用间”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前世及唐代以来的军事战争实践,列举了大量历史和军事实例,对间谍使用的目的、方式、原则和意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无疑是对孙子“用间”思想的创新,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用间”是历代兵家古老又弥新的话题,历来为明君良将所重,也彰显着经国治军的最高智慧。古今中外,间谍战、情报战普遍使用,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当今时代,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开展谍报工作更趋隐秘化和多样化,间谍与反间谍的斗争日益白热化,展现的是政治家、军事家的大智大勇。因此,李筌对孙子“用间”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对现代情报谍战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论文出处:王凤翔:《李筌对孙子用间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载《唐史论丛》第四十辑,三秦出版社,2025年3月,第303-314页。
(人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