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航空蓝”大思政课品牌建设

航空工程学院“践行和培育航空报国精神”大思政课:红色引擎铸蓝魂 四维聚力育英才
作者:山东航空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11
浏览次数:10

山东航空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学校“党建红”引领“航空蓝”大思政课品牌建设要求,创新实施“践行和培育航空报国精神”大思政课品牌项目,通过思政铸魂、学业赋能、纪律塑形、安全护航四大模块,将红色基因传承与航空特色培育深度融合,贯穿学生日常管理全周期,形成“从课堂到实践、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育人链条,着力培育既掌握航空工程核心技术、又厚植航空报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让“党建红”的政治底色与“航空蓝”的事业成色在育人实践中交相辉映。

思政铸魂,让航空报国精神浸润日常

学院创新“双色融合”思政工作模式,将航空报国精神培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通过“五个一”主题教育工程——一次主题班会深挖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一场红色观影重温航空奋斗历程、一次升旗仪式厚植爱国情怀、一场校友分享会传承航空精神、一场红歌传唱激发使命担当,让航空报国精神从课堂延伸到宿舍、从活动渗透到日常。结合“航空强国”专题讲座解析低空经济战略,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在每日的课业学习、科研实践、社团活动中自觉践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品格。

学业赋能,在专业实践中培育报国能力

构建“五位一体”学业指导体系,整合学院领导、学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及优秀学长资源,打造全员学业护航网络。通过专业导论课与实验室开放日,将飞行器设计、无人机应用等专业培养逻辑与职业前景具象化展示;实施“学长领航计划”与“师长大讲堂”,由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者分享科创成长路线图,将课程学习与竞赛备赛技巧融入日常学业指导;建立学生学业档案,记录课堂表现、学业测试、生涯规划数据,由导师团队定期“一对一”诊断,助力制定个性化成长清单,推动学业指导与学生日常管理深度融合,让报国能力在专业实践中生根发芽。

纪律塑形,以规范意识涵养优良学风

构建“制度认知—行为养成—文化浸润”的纪律教育闭环,将纪律规范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通过《学生手册》“精讲30分”活动强化学籍管理、考试纪律、奖助政策等制度记忆;建立课堂考勤、晚自习督查、宿舍内务三维考核制度,每日通报结果并与评优评先挂钩,让规范意识从“被动遵守”转化为“主动认同”;创新“班级公约共创”活动,组织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制定《课堂手机管理细则》《宿舍作息公约》,通过学生自治与辅导员督导推动制度落地,培育“厚德、博学、匠心、笃行”的航空学风,让纪律规范成为日常行为的自觉遵循。

安全护航,构建全方位成长防护网

将安全守护贯穿学生日常管理各环节,构建长效安全育人体系。邀请公安、消防专家开设“安全大讲堂”,通过“诈骗案例解剖+防贷情景剧”揭示电信诈骗、校园贷风险,发放《安全防范手册》实现全员覆盖;组织消防实战演练,模拟宿舍火灾场景训练学生使用灭火器、快速疏散技能,让安全技能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能力;实施“心理护航计划”,完成心理健康普测后针对适应困难学生开展“宿舍茶话会”“成长树洞”等团体辅导,建立“宿舍长—心理委员—辅导员”三级预警机制,让安全守护从物理空间延伸到心理空间,筑牢成长安全底线。

通过四维联动育人模式,山东航空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实现了“认知—认同—践行”的育人闭环。学院会持续深化“党建红”引领“航空蓝”的大思政课品牌建设,把学生日常管理延伸为“全程陪伴式”培养,让航空报国精神在育人实践中绽放时代光彩,为航空强国建设培育更多“出得去、飞得高、回得来”的高素质人才。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