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伟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作者:山东航空学院
发布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500

11月22日上午,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伟年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现场座谈会,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

李伟年认真听取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工作汇报和教师交流发言,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思政课对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李伟年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版)》的要求,坚持“在马言马”,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把思政课打造成铸魂育人的“金课”。要深刻把握思政课的本质,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纵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纵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将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作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在教育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在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上下功夫,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李伟年要求,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思政课实效。要深化思政课数智化教学改革,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网络思政“金课”。要积极搭建理论学习、教学展示、思想交流平台,激励教师深入探究思政课教学创新模式。

李伟年希望,要进一步打造我校思政课特色,彰显思政课魅力。感悟地方发展的磅礴力量,深挖山东省和滨州市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新时代山东省和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讲好山东故事、滨州故事。要弘扬地方历史的育人价值,通过邀请英雄模范、先进典型、知名工匠作报告、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学生树立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的崇高理想。要积极投身山东建设和滨州建设的生动实践,加强与滨州各县市区的合作,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拓展实践空间、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返家乡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学知识、长本领、做贡献;组织师生观看“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争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级以上干部和部分教研室主任参加调研座谈。

(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闻中心 供稿)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