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高教领导参考》在第2期(总第477期)“高校探索”栏目,刊发了题为《努力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滨州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与实践》的文章,对我校努力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做法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介绍,全文如下:
努力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滨州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滨州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先行、基础管理与学风建设并重的工作思路,将“教”与“育”相结合,“管”与“理”相结合,“疏”与“导”相结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在具体中深入、在贴近中落实、在创新中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
学校把学生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从统一思想、提升工作水平着手,不断增强全校教职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形成了良好育人氛围。第一,以科学的理念统领学生工作。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围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第二,以完善的机制推进学生工作。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系(院)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落实和督促检查。第三,以过硬的队伍带动学生工作。
二、突出德育地位,把引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学校坚持虚功实做,虚事实办,突出重点,选好做点,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见》,成立了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社科基础教学部组织机构,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制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培训规划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按照“结构合理、梯队整齐、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的配备、培养和培训。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方面,严格执行教育部“05方案”,所用教材全部为教育部统编或山东省指定的示范教材。学校站在“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二)不断加强学风建设
在学风建设方面,学校注重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育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活动促学风,每年召开学风建设表彰会、经验交流会,不断推进学风建设,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的多了、贪玩的少了,守纪的多了、违纪的少了,争优的多了、甘于落后的少了,真正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由“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好学上进、知行合一”的学风已然形成,并成为我校无形的品牌和资产。
(三)牢牢把握教育主动权
首先,注重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学校本着“预防为主,重在教育”的原则,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对所有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征文、竞赛,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周”等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效地防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其次,注重发挥奖学助学的思想教育作用。为做好特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注重了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勤俭教育和责任教育,系(院)党总支和党员还与贫困生结对子,加强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社会的温暖,增强生活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第三,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大学生社团管理规定》,本着“统一领导、自愿参加、自主活动”和“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的原则,根据学生社团“成员兴趣相投,组织凝聚力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引导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推进全面发展,把成就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在工作中,我校立足时代和学生特点,注重创新,拓宽途径,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育人平台”联动机制,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搭建素质拓展平台。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在强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同时,把理论、实践教学以外所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搭建“第三平台”,推进素质拓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最后,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试行)》,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
实现同步提升,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成为学生工作的结合点。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科学教育、人性管理、精细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又为学校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强有力的学生工作成为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的助推剂。一方面,实现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广大学生思想主流健康向上,对党的感恩更加真切、对共同理想的信念更加坚定,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他们学习上刻苦、行动上积极、政治上要求进步。另一方面,实现了学校工作的提升。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规律,努力推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