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网站 2018年11月13日
11月10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共同承办的2018年泰山科技论坛暨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学苑会堂第三报告厅举行。滨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业赏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玉溪师范学院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张业赏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相信专家、学者通过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必定会为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各位专家、学者来学校参加研讨会,既是对滨州学院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滨州学院学术研究的鼓励和鞭策,为深入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必将对滨州学院生态学学科建设和生态环境研究的发展和滨海湿地保护及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王秀君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武海涛研究员、复旦大学贺强研究员、山东大学张建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徐力刚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叶思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韩广轩研究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吕卷章教授级高工、中国海洋大学李锋民教授、我校夏江宝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黄渤海水体颗粒有机、无机碳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对沉积物碳埋藏的影响机制”“湿地无脊椎动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红海滩退化与修复的生物过程”“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溶解氧问题和解决方案”“江湖水情变化特点及其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的影响”“服务于造纸业的大规模芦苇湿地管理实践对湿地保护意义——以辽河三角洲湿地为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三大问题——现状和未来”“中国近海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及生态毒性效应”“黄河三角洲贝壳堤湿地优势植物的水分生态特征” 的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和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11月11日,与会专家、学者考察了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



http://www.sdedu.gov.cn/sdjy/_jycz/_bkgx/1403363/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