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2017年4月11日第C02版
本报4月10日讯(记者张爽 通讯员 蒋志伟) 9日,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滨州学院承办的“山东省2017年春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招聘活动 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滨州学院专场”在学校文理科广场举行。本次招聘会共有烟台环球机床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世纪天鸿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00余家知名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7000余个。滨州学院及周边高校1200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2800余人次。
在此次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规模较大的知名企业更加受到毕业生的亲睐。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更加有自己的主张,最看重的是专业对口程度。“找工作还是希望可以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如果实在没有专业对口的,才会考虑其他工作,但需要看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方面的条件了。”来自食品、质检专业的几名学生对记者说到。除了专业对口,不少学生开始对实习期的工资待遇、转正后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更加关注,成为择业的重要指标。“我家是临沂的,希望可以找个离家近,工资可以在5000左右,工作环境、氛围好的企业里,一定要有发展前景的。”
不少用人单位对于此次招聘会非常看好,普遍认为前来应聘的学生专业素质较强,现在的用人单位对于除了技术性岗位专业对口性要求严格以外,像是销售、行政、策划、文案等岗位,更加看中学生个人素质修养,来自济南沃房的张经理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公司主要针对二手房市场,而且紧缺销售人员,他们招聘对于专业不作要求,主要就是个人的能力,“最愿意招收毕业生,他们虽然没有经验,但是公司可以进行培训,比有经验的人更容易培养。”
除此之外,不少用人单位认为现在学生的个性更加突出,不受约束,太严格的制度让刚入职的不少毕业生无法接受,这也成为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一种矛盾,“大多数的学生会慢慢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我们用人单位也在寻求一种平衡,能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又能保障公司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