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2017年2月23日
大众网滨州2月23日讯(记者 邱延岗)下午四点半时段是幼儿园和小学生的放学时间,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要到下午五点半甚至六点以后才能下班,家长“分身乏术”难以接管孩子,导致这近两小时出现“管理真空”。为此,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学院工会副主席刘金杰建议滨州市政府扶持建立“四点半课堂”。
刘金杰告诉大众网记者,“四点半课堂”是针对幼儿园小朋友和低年级小学生设立的免费学习、娱乐等托管服务,一般是以社区为依托,利用社区已有的活动场所和人员条件,在下午四点半至六点左右之间把社区里一些因为家长上班而没时间看管的孩子组织起来,集中进行学业、心理、行为上的辅导。“四点半课堂”一般设有可供小朋友活动娱乐和阅读的多功能场所,提供书籍、桌椅、滑梯等适合小朋友的娱乐、学习设施。“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年龄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弱,若无人照顾,则其作业完成情况及安全与健康缺乏保障。‘四点半课堂’不仅可为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提供免费照看托管服务,还可以向孩子们传授有益的课外知识,实现学校和家庭的无缝对接,保障孩子的安全,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刘金杰说。
刘金杰在调研时了解到,从1998年始,浙江宁波、山东潍坊、上海、广东深圳等地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四点半课堂”的试点工作,这些试点主要以社区主办、义工服务模式为主,发展态势良好,得到了各部门支持和家长的积极响应。“现在滨州市组织了多项公益服务项目,其中彭李街道办事处依托大河社区联合众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手建成的‘四点半学校’是滨州市多项公益服务项目中的一项,此类服务项目在滨州市为数不多,供不应求,要使得这样的课堂长期存在且发展壮大,还需政府大力扶持。”刘金杰说,因此,建议政府扶持建立“四点半课堂”,把教育向社会延伸,把课堂向社区延伸,让托管进驻学校。
“我建议政府层面予以制度保障,政府根据‘四点半课堂’的形式及发展要求,及时形成配套的制度与法规,推动‘四点半课堂’的发展。将‘四点半课堂’项目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给予固定的资金支持,有了资金保障,‘四点半课堂’的硬件、软件的建设质量与水平就可获得高水平发展,并能够得以长期运行。”刘金杰认为,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人才的支持,可以动员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参与“四点半课堂”托管服务,保障师资的稳定性和退休老人的幸福感。这样,既可有效解决人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也能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打造新的民生工程。

政协委员刘金杰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http://binzhou.dzwww.com/bzhxw/201702/t20170223_15585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