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不是自己的钱我不能要”
发布时间: 2016-05-16 浏览次数: 298


滨州学院经济管理系第一学生范姝将失主误转近5万元全额返还
齐鲁晚报今日滨州2016年4月21日第B03版


        本报4月20日讯(记者  郗运红    通讯员  王明国)“阿姨你放心,不是我的钱我不会要的。”近日,西安市做建材生意的王女士在给客户打钱时,稀里糊涂地输错了对方银行卡后几位数字,就这样47600元,转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滨州学院经管系大一女生范姝的银行卡上。在银行的帮助下,王女士联系上了范姝,范姝在银行的帮助下核实信息后,将47600元全部还给了王女士。
        12日上午8点左右,正要准备去上课的2015级经济管理系大一新生范姝接到一个陕西西安的陌生号码的来电。“您好,请问是范同学吗?我姓王,今天早上给客户打款的47600元误打到你的银行卡上了,麻烦您给我给我汇过来好吗?”电话里传来了一位焦急的女士声音。
        因为银行卡没有短信提醒,范姝一开始以为是诈骗电话,又加上上午有课只能告诉王女士,下午没课的时候再查一下汇过钱去。“从小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我汇错款也会很着急,所以,一定要还给人家。”范姝说。1997年出生的范姝手里从未拿过这么多钱,挂完电话后,范姝在手机银行上查询了自己的银行余额,确实显示多了近五万元,范姝立即跟自己的父母打电话咨询怎样处理比较稳妥。
        随后,范姝又致电银行服务多出来了近五万元的基本情况,最后确定是陕西西安的王女士误转过来的才放心。“现在的诈骗电话太多了,这种事一般很难遇到吧,我怕自己上当受骗,万一个人信息泄露了怎么办?就先找银行问了以下情况。”范姝说。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范姝,可能是陕西西安的王女士报警了,银行为了配合公安机关工作才联系到她的。
        “我的这个卡是父母用来给我打生活费用的,一般我也不常用,最近用卡时,记得剩余余额还有 3千多块。”范姝说。王女士把47600元汇到了范姝在青岛家乡办的银行卡上,而这张卡范姝在滨州并不常用。在核实好信息后,范姝在银行的帮助下将47600元全额返还给了失主。
        记者在范姝的辅导员张智涛那里了解到,“范姝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平时很低调,这件事我也是在班级团支书哪里了解到的。据我们了解范姝同学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一个月也就一千元的生活费用,这将近五万元对她还说不是小数目”
        “范姝能在这件事上换位思考很不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后她能理智的解决,说明我们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很高尚,这也给学校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滨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贾卫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