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9月19日晚,第六届滨州人才节暨“智汇高校·链动未来”山东高校滨州行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省政协原副主席郭爱玲,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出席活动;我校党委书记李长海出席活动并致辞。哈萨克斯坦国家农业科学院院士努尔兰·阿赫梅特萨迪科夫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代表及企业界人士参加活动。
宋永祥在主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滨州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路径。他指出,滨州正围绕“5210N”现代产业集群布局人才链,重点培育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建立“揭榜挂帅”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50余项科研成果在滨州转化落地。在人才政策创新方面,滨州构建起“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对顶尖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支持政策。特别是针对青年人才推出“百千万”安居工程,三年内将提供1万套人才公寓、2000套购房补贴房源。他强调,滨州正以“五湖四海聚人才、不拘一格用贤才”的开放姿态,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努力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在滨州找到价值实现的舞台。
李长海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航空特色办学成绩。他指出,作为山东省唯一的航空类高校,学校聚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高峰学科建设,建成2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和8个民航行业资质平台,形成覆盖飞行器设计、制造、运维等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输送8000余名高素质航空人才。学校拥有509名博士、463名高级职称人才及16名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重点打造的航空航天制造、交通运输航空、生态环境三大学科群,成为驱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引擎。学校正以低空经济为战略支点,深化与50余家航空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他强调,山东航空学院愿与滨州携手,充分发挥航空人才集聚优势,共同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共同体,为滨州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热忱欢迎海内外英才走进滨州、加盟山航院,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颁奖,并举行校地共建联盟成立、产业集群专家聘任、产才合作项目签约等仪式。仪式上还发布了滨州市人才服务十件实事,涵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科研支持等多项创新举措。
本届人才节以“爱滨才会赢”为主题,设置主会场与多地分会场,将持续开展2025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人工智能人才创新大会等68场活动,通过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滨州现代化建设。
(宣传部 办公室 人才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