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校举行“青春领航—信仰课堂”国家公祭日特别主题团课
作者:滨州学院
发布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865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12月13日12点13分,由校团委主办、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团总支承办的“青春领航—信仰课堂”国家公祭日特别主题团课在水上剧场举行。迎风踏雪,无惧严寒,校团委负责人、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2020级班级团支部书记及部分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一起参加了团课。
       团课开始,在场师生们身着黑服、摆出“12.13”图案,在鸣笛声中集体默哀一分钟,共同向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华儿女致以深切哀悼。
       随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全体人员慷慨激昂、共同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歌明志,铭记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无法抹去的伤痛。歌声响彻云霄,在学校上空久久回响。
       “古城金陵,遭此惨剧,人神共愤,天地同哀...”现场,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赵望锋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为在场师生上了一堂内容丰富、催人泪下、刻骨铭心的主题团课。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在朗诵团的带领下,通过四个真实的历史场景,颂扬着誓与百姓共存亡,保卫国土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谢承瑞;身中三十七刀顽强生存,将日军罪行昭示天下的李秀英;秉承人道主义精神,拯救千万百姓于水火的约翰·拉贝;知恩图报,向日本普通群众揭露真相的中岛幼八。他们或是时代的英雄,或是平民百姓,都用自己的方式抗拒战争、守卫和平。通过朗诵共同触摸了中华民族历史深处的沉重苦难,感受他们的顽强、坚韧与不屈,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同学们共同朗诵《和平宣言》,悲壮的历史追溯,庄严的和平祈愿,共同感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悲痛;“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中华民族人才辈出、苦心奋斗,重铸大国尊严;如今“龙蟠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中华民族走在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现场同学们重温入团誓词,纷纷表示,一定会明悟初心,勇担青年使命,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进一步提高团员意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进取,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在振兴中华的不懈奋斗中奏响动人的青春之歌。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最后,赵望锋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照壁上的一段话结束了此次主题团课。
       “这场主题团课,让我们深刻记住了12月13日,寒风刺骨、大雪横飞比不上侵略日军的刺刀更让人心寒,一句句朗诵,直扎心底,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国之耻、国之傲、英雄魂、永不败!”教师教育学院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3班团支书孙睿说。“通过团课,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用生命和不屈挺起的中国脊梁,我们青年人更应该不忘国耻,砥砺前行。”一位参加团课的青年团员说。“在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与同学们共情、共鸣,是一种让青年学子感受历史苦难、催其奋进、勇挑重担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现场一位老师表示。“这样的团课有效的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发展’相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潮流中贡献青春力量。这种全新的人人参与的教育方式,极大提升了思政教育效果,是大思政教育精神和理念的生动诠释。”赵望锋表示。
        这堂“国家公祭日特别主题团课”是我校“青春领航·百千万计划”中“信仰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整合第二课堂思政元素,带领学生体验情景式、沉浸式思政课堂的大胆尝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指导团学工作的生动实践。通过“青春领航·百千万计划”持续增进思政教育亲和力,全面提升思政工作影响力,引领全校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供稿)


最新动态